南京海关破获34万吨走私油案用“吃饱了”等暗语
发布时间:2025-03-28 13:18

  近日,南京海关成功破获一起长江流域走私成品油大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,查扣走私油船2艘,全案查证涉案走私成品油34000余吨,案值2.5亿多元,涉税6800余万元。

  澎湃新闻()从南京海关获悉,该案是近期南京海关侦办的最大一起走私成品油案件,目前正向海关总署申请一级挂牌督办。

  今年年初,南京海关隶属扬州海关缉私分局发现,“海观山66号”油船申报的装油港为山东某口岸,但该油船并未停靠山东口岸,说明其申报了虚假的装油港。

  海关缉私警察围绕油船行踪展开调查。几个昼夜的连续蹲点、追踪和摸排,终于锁定了嫌疑船只的停靠区域。缉私警察沿着江边曲折的泥泞小径追踪,远远看到嫌疑船只“海观山66号”和另外一艘“海观山166号”停靠在镇江辖区的世业洲江边。

  缉私警察登船察看,然而走私分子已经弃船逃跑,大量的走私证据没有来得及销毁。

  3月26日,扬州海关缉私分局成立专案组。专案组通过对掌握的船员名单顺藤摸瓜,抓捕了涉案船只的水手、轮机长、船长等。

  通过审讯,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余某、吴某、马某、孙某浮出水面。目前,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,另2人被抓捕归案。

  7月中旬,陈某再次到国内“踩点”,从厦门口岸入境。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下,缉私警察一举将台湾籍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擒获。

  侦查中,海关缉私警察发现,成品油走私团伙内部分工明确,形成了走私和销售链条。

  余某是这个团伙的总策划,2013年得知同乡吴某和老友马某、孙某赚钱心切,于是召集他们商量购买油船走私柴油。

  每次联系装油时,陈某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,指挥境外大型走私海轮停泊在公海,使用纸币的后四位号码联系“海观山66”、“海观山166”号等大陆海油船接头,以事先约定的“斤”、“吃”、“吃饱了”等暗语,代替重量、过驳,进行柴油装卸。

  待走私油船和境外走私母船靠在一起后,吴某按照陈某提供的账号,将油款汇出。陈某收到货款后,通知走私母船卸油。

  据悉,山东东营是我国成品油调和基地,马某这个东营本地人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,在团伙中他是走私成品油销售的关键一环。他在东营成立了所谓的销售柴油的公司。

  为了使走私成品油销售合法化,马某还向油库虚开购买油的增值税发票,再将走私油调和后用于国内销售。

  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下跌,近年来,国内外成品油差价一直在每吨1000元左右,最大时接近2000元。每走私一船成品油,走私分子的利润在40万元上下。这些没有经过正规检验检疫的油品流入国内,或对老百姓的用油安全造成隐患。

购买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